6月18日,由公司承建的銀江水電站魚道工程順利貫通,標志著這條全長1003米的“生態廊道”正式投入運行。作為全國唯一在城市中心區建設的大型水電站,該魚道不僅打通了金沙江魚類洄游的“生命通道”,更是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協同推進的重要實踐。
自2023年11月22日破土動工以來,水電五局銀江項目部面對地質條件復雜、施工難度大等多重挑戰,組織專業班組采用24小時輪班作業模式,累計澆筑混凝土約2萬立方米,完成鋼筋制作安裝728噸,精準控制1號、2號進魚口與出魚口間18米落差結構,于2025年2月23日全面完成魚道主體施工任務及魚道金結閘門及啟閉機安裝工程。項目團隊通過優化施工方案,將原本需要500余天的工期壓縮至459天,為魚道如期過流奠定堅實基礎。
這條蜿蜒于金沙江畔的魚道宛如一條巨型“生態拉鏈”,3個進魚口如哨兵般分布在大壩下游,1個出魚口靜立于大壩上游,通過獨特的隔板、側室板等結構,將湍急水流分解為多個“緩流區”,為長途洄游的魚類提供“休息驛站”。特別設置的集魚補水系統可靈活調整水流速度,誘導細鱗裂腹魚、長薄鰍等22種金沙江特有魚類進入魚道洄游。魚道內部還集成了智能化監測系統,工作人員可通過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掌握魚類洄游動態。觀察室內,鋼化玻璃構成的“生態監測窗口”讓科研人員能直觀記錄魚類種類、數量及體型數據,為水生生物保護提供第一手資料。
作為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的最后一個梯級電站配套工程,銀江水電站魚道的投運不僅保障了魚類洄游繁衍,更為全國類似水電項目的生態保護提供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“五局方案”。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